今年的暑期非常热,而暑期档的电影市场异常冷。
电影院似乎正悄然面临一场观众流失的危机。今年暑期档,尽管放映场次激增,票房却近乎腰斩,无疑给电影市场投下了一抹阴影。据猫眼研究院数据,今年暑期档有2.85亿人次进入了电影院,而2023年观影者有5.04亿人次。换言之,今年暑期档流失了超过2亿人次。
观众的脚步不再频繁地迈向影院,背后折射出的是观影习惯的变革与高质量影片供给的严重不足。多元化的娱乐选择正逐步侵蚀着电影院的传统领地,而更深层次的原因,则是电影市场周期性问题的集中爆发与高质量内容的稀缺,共同编织了一张让观众“望而却步”的网。
“影院不是非去不可了”
今年暑期档票房近乎腰斩。
据灯塔专业版数据,2024年暑期档(6月-8月)档期总票房(含预售)突破116亿,总出票2.85亿张。当前档期票房榜前5位为《抓娃娃》《默杀》《异形:夺命舰》《云边有个小卖部》《死侍与金刚狼》。
电影院的观众在大量流失。
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破206亿元,总出票量5.05亿张。虽然今年暑期档看电影的人更少了,但是播放场次却比去年增加了,这就意味着,平均上座率也是近乎腰斩。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8月30日,2024年暑期档已放映超3800万场电影同比增长10%,创历史暑期档同期新高。同时平均票价41.0元保持稳定,与去年同期的40.9元相比小幅提高0.1元。
再把刻度拉到2024年全年。截至9月3日,2024年总票房为334.5亿元,观影人次为7.83亿,场次为9894.37万场。而在2023年同期,票房为432.25亿元,观影人次为10.15亿,场次仅为8778万场。
为什么观众不爱走进影院了?在一定程度上与观影习惯的改变相关。
制片人陈彩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:“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,电影并不是刚需,文化消费自然被放在了第二位。对比100年前美国大萧条时期,大家仍然会喜欢观看电影,而现在已经不是100年前了。那时娱乐活动非常少,现在的游戏、短视频、短剧、网剧、演唱会等各类娱乐方式都在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。而且,随着各类观影设备的高速发展,家中的电视、投影播放电影的效果也特别好。就算去离家最近的电影院,来回也需要一个小时。影院观影不是非去不可了。”
猫眼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暑期档数据洞察报告》调研显示,今年暑期档有2.85亿观影人次,而2023年暑期档有5.04亿观影人次。若没有钟爱影片,观众对花销及时间的“性价比”和“性时比”(指对时间的有效利用)便尤为看重。电影市场不景气,发愁的除了片方,还有影院经理们。
王先生是上海市两家电影院的经理,他告诉记者:“今年全国电影大盘不好,我们影院上座率也一样不好,只是票房下跌程度比大盘稍微好点。”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,王先生所在的影院还参与了奥运赛事直播,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暑期票房,但似乎也只是杯水车薪。
好片、大片少了,影院数量和播放场次却有增无减。拓普数据发布的《2024上半年电影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影院终端方面,上半年在映及新建影院数量重回正增长。其中,在映影院1.27万家,同比去年增长4.6%。新建影院508家,同比增长29.9%,数量增长主要集中在2月。
今年上半年,万达电影、横店影视、金逸影视、上海电影、中国电影、文投控股、幸福蓝海这几家以终端院线为主要业务的影视公司,几乎都是营收和净利润双降。
“现在开机率非常低”
观影习惯改变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,那就是高质量影片数量不够。
猫眼研究院调研显示,“有感兴趣的影片上映”、“听说某部电影非常好看”,是暑期档观众观影的主要动机,合计占比近50%。而暑期档未观影的观众,最主要的原因是“没有想看的电影”,占比42%。
《2024上半年电影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影院经营方面,影院票房体量下降明显,票房250万及以上的高产影院仅为2019年的六成。
在陈彩云看来,当下能够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的有两大类型的影片。一个是工业级的大片,因为必须在影院才有视听效果;还有一种话题讨论度特别高的影片,譬如《消失的她》和《孤注一掷》。
猫眼研究院的调研显示,年轻女性、一二线观众更愿意讨论影片口碑,正向口碑最易传播,相比在电影类平台打分/评论,更多观众倾向于在社交媒体、朋友圈分享观后感。相比去年,今年暑期档影片缺乏映后口碑反馈和讨论热度,微博、抖音热搜数量明显弱于去年。全民热点的缺失,导致票房长线增长乏力。
在业内看来,2023年报复性观影热潮退去后,疫情导致的电影市场的周期性问题也在2024年集中爆发了。
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哪怕是中小成本的电影,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,一般都需要一两年,一些大制作的影片动辄需要三四年时间。前几年疫情期间影片立项少,这对行业的影响其实在今年才得以真正体现。加之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了报复性观影,也就是线下的文化娱乐消费诉求得到集中释放,所以今年热度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高,去年有很多偶然性和特殊性。
博纳影业董事长、创始人兼总经理于冬曾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公开表示,2023年,中国电影市场恢复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影片是以往很多年积压到2023年, 比如说《封神》是九年磨一剑。而在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和大片规模都欠缺,将直接影响2024年电影市场产出,甚至对2025年春节档和暑期档都有影响。
电影研究机构拓普数据CEO程飞认为:“近两年影片供给看似充足,但无论今年还是去年,市场供片仍处于清库存阶段。我们统计到今年1至8月上映的票房1000万元以上国产故事片中,五成以上是2年前投拍的项目,甚至有超三成投拍于3年前。如果说去年仍有充足的优质内容供给市场,今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就会很快显现。”
电影行业早已过了容易吸引“热钱”的时期了。
陈彩云和记者回忆起多年前的市场环境:“疫情前的2016年至2018年,电影行业的投资特别火热,那几年都是投资高峰期,各类大大小小的影片拿到投资都不会太难。”
而现在,陈彩云说:“现在开机率非常低,我周围听到很多电影片方都在说资金不足,难以开机。一旦游资离开,影视行业就会受到影响。这样也导致业内人士信心不足,上一部影片如果亏本了,投资人就不敢再投资第二部。而且,在这种境况下,一些片方也会产生从众心理,别人在做什么,他们才做什么,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。”
困局怎么破
多位业内人士都在采访中表示,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在内容和市场层面都需要破局。
“我们需要在内容源头与创造力上下功夫,观众会越来越‘挑食’。只有内容好,才能带动整个行业起死回生,目前行业一直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。甚至有观众愿意花几分钟的时间,通过短视频的形式,把电影的缩略版看完。”
在陈彩云看来,要突破当下电影市场的困境,只能从内容上解决问题。
作为制片人,陈彩云认为自己就像是一个产品经理,总是需要在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求平衡。在目前的环境下,电影的产品规划格外重要。“其实市场不需要那么多电影,市场需要的是好电影。”
一方面是,从业者要在内容上突破,但另一方面,投资对当下的影视行业来说确实如同“甘霖”。
近日,在第七届“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”上,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就曾表示,要让资本与电影更亲近。“电影要想从大国向强国迈进,必须营造更加开放、公平、法制化的投资环境,吸引资本参加电影强国建设。我们真诚希望更多金融、保险企业进入电影领域,也希望各地政府制定更精准的鼓励政策,缓解电影投资不足的问题。”
程飞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中国电影市场的问题体现在内容和市场两个层面。内容层面,第一,上游资金严重不足,优质内容生产匮乏。疫情以来,电影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业外资本投资越发谨慎,导致上游缺乏充足的金融支持用于推动高质量大制作内容生产。第二,上游人才储备不足。优秀的、有影响力的年轻创作者严重断档。第三,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口味、内容偏好不断在改变,电影企业对用户的洞察力、对内容生产的把控能力仍需持续加强。
谈及中国电影市场的破解之道,程飞认为,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。当务之急需要从源头上解决优质内容供给匮乏的问题。投拍资金方面,可以积极与金融机构、地方政府等企业、政府部门建立链接,并强化其对电影行业的信心,引入金融支持。人才培养方面,建立健全电影人才培养政策举措,特别是加强对青年创作人才的大力支持。内容生产方面,加强用户导向意识,强化对观众、对市场的及时洞察,以数据驱动内容生产决策。
当市场变得逐渐冷静,也有观点认为,市场冷静期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陈彩云认为,行业进入冷静期也是一件好事。洗牌之后,真正好的作品和创作者自然会被留下。
对此,孙佳山也有相似的看法。他认为,从整体产业来看,市场平静一点也好。要是市场过热,可能会出现此前天价片酬之类的问题,那样对于产业而言也并不是好事。当下反而就是货真价实地通过表演、剧本等来做硬实力比拼。
当下的电影行业需要更多优质内容,重新激活市场。此外,吸引年轻观众或许也是一剂良方。
猫眼研究院的调研显示,虽然暑期档新用户购票占比下滑明显,但是新用户画像较大盘购票用户更年轻,这意味着创作更多“年轻”的内容是拉新和提升年轻观众购票占比的重要方向。比如悬疑、爱情、奇幻、犯罪等影片更受年轻观众欢迎,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股。
各大影视院线公司已经在努力,他们将多元化业务引入影院,在影院举办音乐会、脱口秀等活动,吸引更多观众。比如万达电影将电影、衍生品展示、现场娱乐互动与场景融合,以场景打卡+种草营销+私域营销等方式吸引观众,特别是年轻客群走进影院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江钰涵
发表评论